English

麦克鲁汉:e时代的先知

2000-10-11 来源:中华读书报 周晓虹 我有话说

今年四月,在耶鲁访问时,我在图书馆里看到了世界上最为古老的印刷本圣经,这是1450年德国人谷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术后不久印的第一批圣经,现存于世的寥寥无几;几天后当回到我在哈佛大学的住地时,公寓的门外放着美国联邦捷运送来的我临行前从英特网上订购的一台手提电脑。我意识到,几天内我穿越了印刷时代到电子时代的历史隧道。这使我想起了这里要谈的麦克鲁汉,这位20世纪的思想巨擘生前敲响了书面或印刷文化的丧钟,宣告了谷登堡400年辉煌的结束,但这位e时代的先知却没有机会像我们现在一样上上网,亲身感受一下他所预言的电子时代真正君临天下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震撼。

麦克鲁汉生于加拿大,1943年获得英国剑桥大学英语文学博士学位,以后在北美的多所大学教授英美文学。他的第一部学术著作是1951年出版的《机器新娘》,它探讨了报纸、广播、电影和广告对社会的冲击与影响;13年后,《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一书出版,现在这部著作不仅成了现代传播学的“圣经”,而且它率先创用的“地球村”一词也已经成为全球数十亿人的日常用语。

如果要用最经济的语言来叙述麦克鲁汉的观点的话,那么有这样几点是不能忽视的:(1)媒介即是信息。也就是说,媒介真正传播的不是具体的内容,而是其本身的特性,因为正是媒介决定了信息的清晰度和结构方式。换句话说,“把字写在上面的物件,要比字本身更重要”。对这种观点不理解的人,可以去设想一下人类用来表达男女间爱慕之情的那些手段,从口头语言到鸿雁传书,再到电话,最后到电子邮件……尽管我们说的还是“我爱你”那句话,但其中的羞涩、浪漫、回味和意境已经一点点消失殆尽。显然,我们感受到的就是不断变化了的媒介或信息载体(信息本身没有变化),这大概也是现代法国人坚持要用鹅毛笔去写情书的原因。(2)媒介是人体的延伸。麦克卢汉看到,任何一种新技术或新媒介的出现,都会导致一项新的延伸,而电子技术是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就像非电子技术是人的肢体的延伸一样。(3)冷媒介和热媒介。我们可以根据媒介清晰度的高低,将其划分为两类:冷媒介如手稿、电话、口语,因为其清晰度低,所以要求人们的深度参与和卷入;热媒介如拼音文字、印刷品、广播、电视,因为其清晰度高,所以它们剥夺了受众深入参与的机会。(4)重新部落化。如果从媒介演化的角度去解读历史,可以有三种基本的技术革命:一是拼音文字的发明,它打破了原始部落人感官的平衡,突出了视觉的作用;二是16世纪后印刷机械的推广,加快了感官失衡的进程;三是1844年电报的发明,预告了电子时代的来临,因为电子技术要恢复人的感官平衡,因此足以使人重新部落化。

一如这部著作的标题所示,《麦克鲁汉精粹》确实是这位20世纪最伟大的传播学家的思想精华。它的第一部分“作为实业的文化”,最早触及了20世纪文化与商业相融合的现象。随后的第二部分“印刷术与电力革命”,从谷登堡的印刷时代推进到1844年后的电子时代,并论述了两种不同的媒介手段对人的感官的分离和整合作用。第三部分“口传的麦克鲁汉”堪称是“精粹中的精粹”,它使你相信,惊世骇俗的思想常常不是一段段向外挤出的牙膏,而是酣畅自如的行云流水。最后,第四部分“文化与艺术”,以荣格的原型概念开篇,将通俗文化引入艺术领地,让我们想起了这位伟大的传播学家的早期职业。

如果说麦克鲁汉成名于20世纪的话,那么他将辉煌于21世纪。因为只有今天正在到来的这个全新的世纪、信息和电子媒介的世纪,才是麦克卢汉天才猜测的最好注脚。(作者是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泰格龙编:《麦克卢汉精粹》近期将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